舰艇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
亦称舰艇战术数据处理系统,简称舰艇C2(commandand control)或C3(command,control and communica-tion) 系统。兼有武器控制功能的,又称舰艇作战指挥武器控制系统。
武器性能
正文编辑本段
功能 用于储存、提取和处理舰载雷达、声纳、电子侦察设备和通信网络获得的信息,能对多批目标进行跟踪和威胁估计,显示完整或局部战术图像,选定最佳作战方案并进行武器分配,辅助指挥员对舰艇或舰艇编队实施作战指挥。其特点是反应快,精度高,有良好的战术指挥辅助功能和部分武器控制功能。按装备对象,有舰用、艇用和潜用;按结构形式,有分散式、集中式和分布式。

简史 舰艇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是适应现代海战的需要,首先以大型军舰为装备对象发展起来的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的舰艇战斗情报中心, 美国简称CIC(combat information center),英国简称AIO (action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),是一个安装有基本靠手工操作的处理战术数据设备的舱室。战后,由于作战指挥日趋复杂,信息量大,时限短促,用手工方法处理战术数据已不适应现代海战指挥的需要。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技术手段。美国于1961年,首先在“马汉”号、“金”号驱逐舰和“奥里斯坎尼”号航空母舰上装备了海军战术数据系统( NTDS-naval tactical data system)。英国于1964年在“鹰”号航空母舰上装备了战斗数据自动化系统(ADA-action data automation)。20世纪80年代,许多国家的海军在各型水面战斗舰艇和潜艇上,普遍装备了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。
现代舰艇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,趋向于分布式的总体结构,力求采用新技术,大力开发战术应用软件,采用联机自动测试技术以提高其可靠性,采用多路复用数据传输技术以增强其生存力。
配图编辑本段
相关连接编辑本段
附件列表
词条内容仅供参考,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
(尤其在军事战略、军事时事等领域),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。